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目前北京市場的“菜籃子”供應情況如何,價格又怎樣,市民該不該提前著手備年貨?為此記者連續一周走訪北京市場,來看報道。
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這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,每日蔬菜批發量為五百噸左右,零售量在一百噸左右,主要保障北京西城區超市、機關院校食堂、飯店以及周邊居民的蔬菜供給。上午十點,零售市場迎來了一波采買高峰。
記者采訪時,從消費者反饋上看,黃瓜、西紅柿等菜品價格相對穩定,而青椒、大蔥等蔬菜的價格漲幅較大。從1月16日至1月18日的記者連續跟蹤記錄了解到,在這家市場,姜蒜、土豆、葉菜、冬瓜、圓白菜價格等均有所上漲,每斤漲幅在0.3元到1元之間,其中漲幅較大的是冬瓜,每斤漲幅1元錢。而從連續三天的價格變化來看,大蔥由原來的7.2元每斤降到6元每斤左右,降幅較為明顯;另外,白菜價格也略有回落。
蔬菜批發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農貿市場的蔬菜價格浮動。記者從1月16日到18日,走訪北京市朝陽區的一處農貿市場了解到,大蔥的價格持續在9元每斤左右,葉菜類價格普遍在4元錢每斤以上,土豆價格與往年同期差別不大,在2.5元每斤左右。
對于目前的蔬菜市場價格,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如何呢?
北京市消費者:太貴的那就少吃點或者不吃了,還是買一些可以認可的價格。
北京市消費者:影響不大,但是種類還是比較豐富了,居家正常吃飯應該是沒有問題。
本文轉載自央視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