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日來,在祿豐縣碧城鎮青山村委會梁王壩河村重樓示范種植基地里,新苗吐綠、拔節生長,工人們手腳麻利地打塘播種黃精、白芨,一派熱火朝天景象。
據了解,該藥材種植基地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貧困戶”模式,今年發展大棚育苗80畝,露天種植白芨20畝、黃精20畝、紫丹參5畝,共流轉26戶貧困戶130余畝土地,幫助16戶36人貧困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。
“去外面打工的話,上了年紀的基本上沒人要,但我在這里種植中藥材每個月能掙3400元,再不用為生活發愁了?!遍L期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張朝榮笑呵呵地說。
近年來,祿豐縣充分利用中東片區各鄉鎮獨特的地域氣候優勢,把中草藥種植列入后續扶貧產業發展規劃,通過擇優扶持中藥材產業大戶、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,將分散的土地集中利用,把分散的貧困戶組織起來抱團發展,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,有效解決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,通過合作社把當地種植的中藥材遠銷安徽、河北、貴州等地,打造起“產、購、銷”一體化服務平臺。
按照“建設基地、擴大規模、輻射帶動”發展思路,縣相關部門積極支持協作,把中藥材產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產業來抓,廣泛向貧困戶進行政策宣傳,舉辦中藥材實用技術培訓大講堂,將技術服務精準到產前、產中和產后,確保以技術指導為保障,為貧困戶脫貧提供中藥材種植、技術指導服務,積極引導群眾規范化種植,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渠道。
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全縣三七、重樓、白芨、黃精、金銀花、南板藍根等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.85萬畝,發展規?;N植新型經營主體26個,帶動27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。
聲明:本網部分文章轉自互聯網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權利,請告知本網處理。電話:010-62110034
本文轉載自中國農業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